本地的“峒民”已归顺,官家已把闹事者称为“寇”,
但主要来自广东和营前周边地区的流民(包括农民起义)争夺生产生活资源的斗争不断发生。
社会的进步并不一帆风顺。首当其冲受到流寇冲击的当是成了望姓的朱、陈、蔡。
让我们探寻一下朱、陈、蔡反“客”为“土”的过程。只要你进入营前,
就能听见“朱、陈、蔡是土著”的说法。中国文化里对排列先后是有讲究的,笔者揣测,
一定是朱姓先来,而且以其经济和文化实力成了营前的望族,
后来的陈、蔡经过一番跟朱姓的较量,达成了和解,和解之前一定有新来的姓氏虎视眈眈,
于是三姓以各自的文化根基形成了“统一战线”,朱、陈、蔡成了土著的代表,即本地人,
构成了营前的一道文化风景。据罗勇先生实地考察,
“朱氏族谱已不存……(据一朱姓老人介绍)朱氏于南宋年间从豫章迁入,
石溪、王龙、黄龙坝、樟树村、巷子角等村均为朱氏所建。后朱氏衰落迁散”。
依当时生产力和经济水平,建村子须有一定的文化内涵,发展起来更须得众人的认同,
有如此建树须好几代人的努力,绝不是可以随便乱建的。
这也说明朱氏在当时是营前先进生产力的代表,朱氏有文化凝聚力。至于后来衰落,
当在明朝末期和清朝(恰恰在明代,蔡氏的发展达到极盛)。
几种原因:一是躲避战乱和天灾人祸;二是由中原(中央政府所在地)派到各地做官或流放,
一个家族为此搬迁;三是躲避上级的委派(所谓得罪不起但躲得起,当时也容易躲),
像陈氏就属这种情形。[据乾隆甲辰(1784年)春镌《营溪陈氏重修支谱》载,
陈氏原居金陵(今南京),八世祖名徽,僭称吴国,欲招陈徽为幕僚,陈徽不肯为吴所用,
遂捻携老幼由金陵徙居泰和柳溪,并改名为晖,以匿迹。]而且都不是一步到位的,
即使迁到江西境内,也还是一迁再迁。像陈氏不与最高权力合作,选择隐逸。
正如著名学者李欧梵所说,“中国古代与自我流亡最为接近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