葬礼结束,家中渐渐恢复平静,可那压抑的氛围却如阴霾般笼罩着梁三喜和母亲。一日,
梁三喜坐在昏暗的堂屋里,看着母亲日渐憔悴的面容,犹豫片刻后,轻声开口:“娘,
咱家里是不是还欠着账呢?”梁大娘微微一怔,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,犹豫着点了点头,
声音带着哽咽和无奈,将家中的债务情况缓缓道来。梁三喜听完,心中五味杂陈,
他没有丝毫犹豫,回到房间,打开那个破旧的木箱子,取出自己多年积攒下来的工资。
他拿着钱,走到母亲面前,坚定地说:“娘,这钱咱拿去还债,爹走了,可咱不能丢了诚信,
不能让别人戳咱脊梁骨。”梁大娘看着儿子手中的钱,泪水再次夺眶而出,她颤抖着双手,
轻轻抚摸着梁三喜的脸庞,一句话也说不出来,只是用力地点头。此后,
梁三喜怀揣着这笔钱,挨家挨户地去偿还债务。每到一户人家,他都诚恳地表达歉意,
将钱双手奉上。那些债主们看着眼前这个坚毅的年轻人,心中满是感慨与敬佩,
有人拍着他的肩膀,安慰道:“孩子,不容易啊,你爹是个好人,你更是个有担当的娃。
”梁三喜只是微微点头,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容,他知道,自己做的不仅仅是还债,
更是在延续父亲的为人之道,守护着这个家最后的尊严。还完外债后,
梁三喜独自坐在院子里的老槐树下,神情凝重。他的手指轻轻叩击着身旁的石凳,
一下又一下,那节奏里满是思索的意味。家里的现状就像一块沉甸甸的巨石,压在他的心头。
放眼望去,屋内的陈设破旧不堪,墙角甚至还结着蛛网,处处都透着生活的窘迫。
“不能再这么下去了。”梁三喜低声呢喃,声音里满是不容置疑的坚定。
按照原本的生活轨迹,母亲和玉秀会在贫困中艰难挣扎,
生活的重压会让她们的日子黯淡无光。更让他揪心的是,归队的日子日益临近,
自己马上就要回到连队。一想到家中只剩玉秀和母亲两个女人,面对生活的风风雨雨,
他满心都是担忧与不舍。梁三喜站起身,在狭小的屋子里来回踱步...